杨玉环(杨贵妃)知名度★★★★★
杨玉环(公元年-公元年):号太真,虢州阌乡人(今河南灵宝)。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事迹、传说颇多,世人皆知,不再啰嗦。
杨震知名度★★★★☆
不错,他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暮夜却金》的主人公。
杨震字伯起,称其为灵宝人,略有牵强,史载多为弘农华阴人,但他居住在湖城,也就是几十年前的阌乡县,作为灵宝人的我更倾向于他是我的老乡。
他是个好学生,读了许多书,肚子里装了许多东西,当时有文化的人都称他“关西孔子”。此人虽然有才,但却不愿为政府所用。他这种无政府主义思想一直坚守到50岁。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一只大鸟衔了三条鱼落在了杨震正在上课的教室里,有人便说:“这个鱼啊,是官服的象征。三表示三台(尚书、御史、谒者三台的总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于是,50岁的杨震走向了仕途。
才华一旦被挖掘就金子被开采似的。杨震官场一路高升。他做官有两大特点:一是公正清廉,有流传千古的《暮夜却金》为证。他为官期间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的家人生活也非常清贫,老朋友们实在看不下去想给他的子孙一些资助,都被他拒绝了。二是爱提意见。他屡次三番指责皇上身边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言词激切。更甚者,他引经据典强烈谴责皇上的家事。惹得皇上见他心烦,那些后宫、大臣更是对他侧目憎怨。他当时名气很大,做人坦荡,这些憎恨他的人只能找一些莫须有的罪责让皇上打发杨震回老家休息去。杨震咽不下这口气,走到洛阳城西的几阳亭,喝药死了。死前,他对他儿子、管家说:随便找根木头做棺材,随便拿条床单盖住尸体,随便找个地方把我埋了。事实上,以他的积蓄也办不了多豪华的葬礼。
直到下任皇帝刘保即位,为杨震平反昭雪、封妻荫子。
宋之问知名度★★★☆☆
名字或许有点陌生,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宋之问(约—约),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正宗灵宝人,再具体一点阳平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此人才情确实了得,而且深谙政治,凭其才华深得武则天喜爱,甚至有“面首”一说。
作为文人,宋之问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作为政客,宋之问政治上也无足称道。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是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诗有较充实的内容,在艺术形式上,宋之问的诗以属对精密、音韵协调见长,大多词采绮丽,对仗工整,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许氏家族知名度★★☆☆☆
许威:元代金吾卫上将军。西征时,路过灵宝梁村里,被当地的秀美山川、古朴风土所吸引,于是便定居到这里。其后人,名望较大的有:许实、许聚、许进、许诰、许赞(此赞有言旁)、许论、许浩然等。其中许进(父)、许诰(二子)、许赞(三子)、许论(八子)均官至尚书,故世称许氏父子四尚书,其中三人做过相当于天官的吏部尚书,我们灵宝人俗称其为梁村许天官。
尹喜知名度★☆☆☆☆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或称关尹,为函谷关令,灵宝尹庄镇尹庄村人。他沾光了老子的万丈光芒,所以在历史上留名,尤其是当下我灵宝搞旅游城市而声名远扬。但其实他本人也有过人的才能。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敬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