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又来了
不吃零食爱阅读的悦阅君
明明可以靠颜值
却偏有一身好才华
羡慕不
悄悄说给你听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的“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和中小学生系列阅读活动,引导全省中小学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推动广大师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省教育厅决定继续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评选活动。活动评选期间,悦阅君收到了许多学校、班级的投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灵宝市第一小学,看看他们是如何营造一个书香校园的。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李琳华校长为主要负责人,以闫鹏飞副校长、李小云副校长、李锦红副校长等为主要成员的书香校园领导小组,成立了严密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规划了逐年目标和远期建设目标:书香满园,一展华彩的中原名校。
教科室作为主要实施科室,建立了翔实的书香校园工作计划和考核方案,对各班级、各教师,以及年级进行常规性管理和考核,并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中。组织健全,机构科学,部署合理,计划周密,让师生人人都高度重视阅读,人人都浸润在书香之中。
二、加大投入,硬件保障
校园教学楼、办公楼台阶上张贴着上百条与读书有关的标语,楼梯的墙壁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图书推荐。走在校园内,犹如畅游在书海中。
建校以来,学校将图书室建设纳入建设总体规化。针对师生实际,整体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图书室和阅览室,不断改善读书活动软硬件设施。
图书室总面积约平方米,藏书册,生均30.44册,每年新增达到本以上。教师工具书、教学用书余种,电子图书60万册(其中期刊余种、工具参考书余种),各类图书结构合理,副本量均不超过五册,年均图书增长率5%以上。
三、精细管理,服务到位
学校所有的读书场所,在教学日均对师生全面开放,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师生根据所需,提前借阅。结合实际和教学情况,实行凭证借阅、教师代办借阅和集中阅览三种形式。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内容包括图书借阅和归还时间、所借班级、借阅明细、借阅人签字等,以保证图书顺利借出和顺利归还,避免图书不必要的流失。
四、认真筹备,精心组织
(一)以多种途径架设课内外阅读桥梁,提高阅读兴趣
1.“每周三读、每月一读”——感受汉语音韵之美
晨诵——让孩子与黎明共舞。每周三、周五早自习是该校的晨诵时间,各年级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前做好准备,有国学经典、哲理警句、唐诗宋词、诗歌散文……同学们在满含激情的读书声中开启美好的一天。
午读——让孩子畅游书海,静心阅读。每周二、周四中午进校后(下去1:40—2:00)是该校的集体午读时间。语文老师根据年级特点,组织学生静心阅读。
暮省——每晚亲子阅读不少于30分钟,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阅读后在钉钉群进行阅读打卡。
每月一本书——增加学生读书量。语文老师按小组划分情况,给学生按推荐阅读书目,每人购买一本书,每组4—6人实行图书漂流。学生拟定个人阅读进度,把每天的阅读时间及阅读量做好规划。每天阅读后,抽时间跟家长沟通自己的阅读内容及读书收获,并对书中的优美句段进行积累和背诵,读完之后在班级进行图书漂流。
2.“悦读”交流区——传递书香馥郁
学生自主建设的“走廊文化”,布置的教室、黑板报、图书角,以及校园中的名人名言区、好书推荐区、图书漂流区、读书感悟区,这四个“悦读”交流区定期更换内容,学生常常驻足观赏,尽情分享读书的无限乐趣。
3.多样共读——解读共同的语言密码
该校开展多种层次的共读活动,有领导班子共读、教师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通过共读,师生在交流时有了共同话题;父母与孩子在共读中互相感染和促进,拉近家长与孩子心灵的距离。
4.假期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年开始,该校对寒、暑假作业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知识巩固转向能力的培养。其中“好书静静读”对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家长与学校的沟通等进行强调,要求学生制订假期读书进度,书写阅读摘录笔记,制作读书卡,每期开学第一周的周五,各班针对假期阅读情况进行“读书交流会”。同时借助钉钉直播平台,还推出了“名师讲堂”“明星小网师”等栏目。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平台,提高阅读能力
1.学科活动引领培养阅读兴趣。学校分年级安排扎实有效的语文学科展演活动,有讲故事、演讲、经典诗文、作文大赛等活动。每年级每月一次,所有的活动年级做好规划,学生精心准备。孩子们在查找资料、阅读书籍、诵读练习的过程中,视野得到了开阔,能力得到了提高。
2.快乐阅读日——全方位享受读书的快乐。周五是学校的快乐阅读日,上午有晨诵的学习,下午两节阅读课,一节读共读书目,一节是读书展示课。同学们除了尽情畅游书海,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之外,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主题诵读——让书香润物细无声。每周一都会进行国旗下诵读,与德育主题相结合,如诚信、文明礼貌、感恩等,采用散文、诗歌、歌谣等形式,既给每个学生提供了登台亮相的机会,提高了诵读水平,又寓德育教育于其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阅读检测落实阅读效果。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各年级常规阅读方面,试题形式丰富,要求每班随机抽五名学生进行集中测试,测试成绩按百分之三十计入每个学生语文成绩中,以此对各班语文教师进行量化考核,用改革评价方式激励师生重视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三)以创新评级机制为保障,激励阅读热情
1.建立阅读“四级考评机制”。四级分别是小书童、小书虫、小书王、小书圣。由教科室制定出学生阅读等级评定办法。学生对照标准,个人申报,学校组织人员分层负责验收。
2.开展多层评价,提高读书热情。利用读书交流会,从学生、班级、家庭中评选出读书之星、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颁发奖品,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中。
五、天道酬勤,硕果累累
阅读,改变着师生,成就着师生。近年来,学校以打造书香校园,凸显办学特色为目标,经过扎实而富有创新的工作,硕果满枝,成绩骄人。
该校教师有余篇文章刊登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有多名学生在各种作文竞赛中获金银奖,余位教师获辅导奖。同时《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教育时报》《灵宝教育》先后报道了该校的读书活动。该校先后被评为“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先进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十大书香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三门峡市示范性小学”等。
监制侯岩
策划吕萌
审校张帆影李晓伟
责编白川
来源:灵宝市第一小学
版权声明:本号转载的稿件贵在分享,版权(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稿费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如需转载本号原创内容,须经本号或相关权利人明确授权,否则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