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精灵宝可梦(Pokemon)?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时光君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精灵宝可梦是全球人气最高、商业价值最大的ACG(动画、漫画、游戏)IP之一,皮卡丘便是最出名的一种宝可梦。
精灵宝可梦,皮卡丘俨然老大范儿
年,日本著名游戏公司任天堂提出精灵宝可梦企划案,并于年2月27日在GameBoy平台推出首款角色扮演游戏《精灵宝可梦·绿》和《精灵宝可梦·红》。
从96年至今,任天堂在各个平台上共推出了63款相关游戏,其游戏全球总销量截止去年2月已突破2.79亿套,这其中还不包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盗版游戏。宝可梦是全球销量仅次于马里奥系列的电子游戏系列。(马里奥系列也是任天堂旗下)
宝可梦游戏可以分为正统游戏和衍生游戏。
正统游戏的背景设置大同小异:在虚构的世界中有一种名为宝可梦的精灵,玩家扮演渴望成为宝可梦训练师的少年(少女),可以捕捉和搜集宝可梦进行培育和战斗,并挑战散布在世界各地的道馆,最终通过努力成为宝可梦世界冠军,一路上除了遇到不同游戏角色的挑战外,还要挫败反派的邪恶阴谋。
#童年像素系列#
截止今年最新推出的《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宝可梦游戏已经进入了第七世代。每推出一个世代的游戏,相关的动画、漫画等等等各式各样的衍生品就会随之更新。
大家最近在影院中看到的最新剧场版动画《精灵宝可梦:波尔凯尼恩与机巧的玛机雅娜》去年在日本本土上映,标题中的波尔凯尼恩便是第六世代《精灵宝可梦·XY》中出现的幻之宝可梦,而玛机雅娜是第七世代《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中登场的远古人造宝可梦。
《精灵宝可梦:波尔凯尼恩与机巧的玛机雅娜》
所以,宝可梦究其根本是任天堂旗下的系列电子游戏,动画、漫画、电影都是其IP火起来之后的衍生品。
ok,那么,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这些都是一回事吗?
相信很多朋友最早接触到宝可梦是小时候在电视中看到相关动画片,但是那个年代动画片明明叫做《神奇宝贝》,怎么如今改名为《精灵宝可梦》了?两者一样吗?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同样一部影片,内地、台湾、香港的译名都不一样,宝可梦的名字也是这个问题。
Pokemon在中国内地有至少四种通用的称呼,分别是“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
傻傻分不清
神奇宝贝是台湾译名,最早我们看到的动画片是台湾配音版本,所以这一称呼广为流传。
台湾版漫画
宠物小精灵是香港地区译名,当年国内有许多衍生漫画和剧场版动画译名沿用了这一称呼,这个名称也流传甚广。
香港《宠物小精灵》漫画
口袋妖怪这个名称则比较特殊,它是宝可梦游戏在大陆的民间汉化名称,译自宝可梦游戏的英文名称PocketMonster。
当年宝可梦动画和漫画传播速度很快,影响力甚广,但游戏普及度却并不是很高,曾经有不少人以为宝可梦只有动漫。
中国内地在年制定的《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整治意见》中,明确规定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停止一切关于游戏机的生产、销售、经营活动(这项禁令年解除),而这十几年全球主机游戏发展飞速,宝可梦系列又只在任天堂公司自己旗下的游戏主机上推出。
所以在“太阳月亮”之前,并没有官方发行的中国大陆版游戏。这一时期的民间汉化小组将游戏翻译为“口袋妖怪”,这个称呼在游戏玩家口中最常见。
而精灵宝可梦是任天堂在15年钦定的华语地区统一官方中文名称。
其实任天堂一开始并不想让广大粉丝改口,但无奈以上三个商标名称在国内已经被人注册,只好最大程度上将之前的中文译名元素结合起来,用Pokemon的音译名字加上精灵二字。
官方中文名姗姗来迟
ok,那为何最火的是皮卡丘?皮卡丘到底有多受欢迎?
宝可梦截止18年共有种,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无疑是皮卡丘。
一代萌神皮卡丘
在游戏中,角色最初可选的宝可梦是火系的小火龙、水系的杰尼龟、草系的妙蛙种子,被誉为初代御三家,而皮卡丘只是一只普通的黄色电气老鼠罢了(其实就是只野怪)。
初代御三家—杰尼龟、妙蛙种子、小火龙
但在制作动画时,官方考虑选取“御三家”的任何一只当主角都会让另外两家的粉丝不满,故决定从脸出发,在萌值较高的皮卡丘、胖丁、皮皮中选定一只当tv动画主角,投票结果皮卡丘完胜,成为TV版动画主角。(而动画中小智后来也集齐了小火龙、杰尼龟、妙蛙种子。)
但真正让皮卡丘,或者说是精灵宝可梦成为国民级动漫形象的是著名的“卡通昏迷事件”。
3D龙:怪我喽?
宝可梦原本也只是游戏圈子的宠儿,在主流社会并没有得到多大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