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阳店镇南宋村
求真务实谋发展岘山脚下谱新篇
河南经济报记者丁光展通讯员李宏远王娟
八百里岘山脚下,八瓣莲花苑奇葩争秀;十八弯灏阳河畔,三座自然村面貌日新。简单的几句话勾勒出一座美丽村庄的神韵,听起来让人心生向往。初临南宋村,正赶上入夏以来最大的一场雨,雨中的南宋村空气格外清新,沁人心脾;一个个独家小院,一座座崭新楼房,整齐有序;村子背后的岘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更为这个山村增添了几分灵性。
在南宋村支部书记陈建超的带领下,沿着干净的水泥路,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新建的村委大院。大院的正后方是一座简单又不失精巧的舞台,十分醒目。舞台内部两侧,有简单的几间办公室,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高档的家具,也没有安装空调,只有几张简陋的桌椅,这就是村两委班子办公的地方。村委院内是供村民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公共设施,在耕地面积不多的南宋村,村委大院同时又是文化大院,这样的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
求真务实脱贫困
南宋村位于灵宝市阳店镇东北方5公里处,该村由营里、南宋、北宋3个自然村组成,9个村民小组,户共人,耕地面积多亩。
据南宋村支部书记陈建超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南宋村,村民收入比较单一,人均不到一亩耕地,仅靠种植粮食和老品种果树维持生计,经济十分困难,甚至连农业税都交不起。年,时年27岁的陈建超担起了南宋村村支部书记的重担。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开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将原有的老品种秦冠苹果全部嫁接成优系富士品种,在整个三门峡地区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至年连续5年,三门峡市苹果高接换头现场会均在南宋村举行。
由于果树的新老品种更新换代需要4年左右的时间,原有的秦冠苹果销路不好,村里的苹果出现了滞销、积压的情况。陈建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多方考察,年,他率先投资兴建了一个果丹皮加工厂,将村里滞销的秦冠苹果经过加工后再销售给外省的大型果脯生产企业,既消化了村里的积压苹果,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为附近地区果农解决了很大的实际问题。年后,老品种果树基本更换完毕,随着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的不断提升,精品果产量大大提升,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果丹皮加工产业逐渐退出市场。
在苹果产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由于农桐间作的周期循环,该村出现了大量桐木,善于把握市场商机的陈建超书记又带头建起了木条加工厂,将本村的桐木进行初加工后供应给大型木材加工企业,生产装修用木条。受到陈建超的影响,这种规模灵活可控的木条加工厂在村里逐渐多起来,最多时有将近60家。为此,陈建超多次远赴山东菏泽等地的木材加工厂考察,以保证村民加工后的木条有持续稳定的销路。如今,南宋村用于加工的木材来源也从本地区发展到省内其他县市及山西、陕西等地,从业村民余人,极大的带动了村里经济发展。
年开始,陈建超又引导村民建起亩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葫芦,黄瓜和西红柿等蔬菜;同时大力推广林下种植技术,发展林下香菇万袋,远销陕西等地及临近县市,成为了该村又一支柱产业。
文教民生惠群众
在上任之初,陈建超就十分重视村民的文化教育及民生工程。南宋村年就举办了首届三月三农民文化艺术节,发掘当地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力的促进了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三月三农民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年,南宋村投资46万元,修建了南宋学校教学楼,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了一个舒适宽敞的学习环境。
同时,该村还注重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年,投资21万元,打成米深井一眼,让村民全部用上自开水并可以浇灌部分农田;5年投资万元,硬化4.5公里村庄道路,使村民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尴尬;同年,南宋村彻底完成了老村改造,如今的村里已经找不到老旧的土坯房,村民们都搬进了干净整洁的独家院、小洋楼;9年至年,南宋村先后投资60余万元,埋设地下管道0余米,硬化渠道0余米,为农田及果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硬件保障;年,该村又投资10余万元,在村主干道两旁栽植景观树0余棵,让这个本就秀美的山村又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同年4月,投资80余万元、占地平方米的南宋村文化大院破土动工,整个工程包括一座舞台、篮球场、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该文化大院集办公、文艺演出、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别出心裁,工程于年12月底全部竣工。
随着当地的教育资源整合,南宋村的学校被合并,年,南宋村引资余万元,对原有校舍进行了改建,成立了该村第一个教育幼儿园。幼儿园位于村委大院隔壁,宽敞明亮的教室不断传出甜美的儿歌,教室前的广场上各种游戏设施满足了儿童嬉戏的需求,比起城市,这里的草地和树木更加青翠茂密,园区不仅招收本村的孩子,还有很多外村的孩子也慕名而来。虽然毗邻大山,这里的幼儿园却把优秀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大山独有的灵性结合在一起,培养了一群快乐的小精灵。
“两学一做”凝人心
年3月,“两学一做”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利用每月25日的党员活动日,将全村81名党员组织起来,贯彻学习中央精神,使全体党员树立标兵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该村还对全体党员采取积分管理,要求每位党员每月至少为村里做3天的义务工,主要包括植树、防火、文化大院及道路卫生打扫等,每个义务工记3分,积分落后者将向村民公示,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针对村民富裕后,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风气有所抬头的情况,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有专人负责村民红白喜事的操办和管理,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如今的南宋村,绿树红墙,村容整洁,村风淳朴,邻里和谐,生活富足。全体村民在这片世外桃源般的净土上辛勤劳作,播种希望、收获幸福,尽享欢乐祥和的美好生活。
凝心聚力谱新篇
谈及南宋村未来的发展,已经担任村支书23年的陈建超说:“虽然这些年我们村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我们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我将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凝心聚力,规划出南宋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据陈建超介绍,该村今后的发展着重做好五件事。第一,继续巩固木条加工产业,保持人以上的从业规模;第二,大棚蔬菜发展到亩并调整种植种类;第三,香菇产业由现在的万袋发展到0万袋;第四,继续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大力发展早熟苹果品种,掌握市场先机,持续增产增收;第五,利用正在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的时机,平整土地亩,田间道路硬化7.5公里,铺设灌溉管道10米,硬化水渠1米,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临走时,陈建超意味深长的说:“我们这个村没有特殊的资源,只有背后层叠的山峰,村子看起来也没那繁华,但是全体村民团结一致,整体稳步向前,没有落下一户,我的目标就是带着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朴实的语言句句铿锵有力,说出了所有最基层干部的心声。我们有理由相信,南宋村在陈建超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勤劳的双手,定会创下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