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统计局获得喜讯: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市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年度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市)”称号,是全省受到表彰10个县(市)之一。此外,在年度河南省星级产业集聚区名单中,我市产业集聚区年在全省排24位,被授予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年我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亿元,增长1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93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元,分别增长8.5%、11.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坚持项目带动,发展载体更加牢固。产业集聚区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新建续建项目15个,累计入驻89个,78个建成运营;实现增加值55亿元、税收4.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2万人。
突出“一高两化”,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围绕打造三千亿元主导产业集群,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6亿元,增长12.3%;实现利税.3亿元、利润.3亿元。
着力夯实基础,农业转型步伐加快。特色农业规模效益巩固提升,全年补植补栽苹果3.1万亩,核桃、大枣、中药材、蔬菜总面积分别达到34.3万亩、14.5万亩、10.3万亩、12.2万亩;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达到45个,生产总规模达到万袋,销售收入突破7亿元;合同种植烟叶5.5万亩,实现税收万元。
深化“四大一高”,竞争优势日益显现。“大通关”能力持续增强,全年新增进出口自营权企业7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大交通”网络持续完善,“大商贸”格局持续发展,全年新建、续建商贸物流项目23个,累计完成投资40.3亿元。“大旅游”品牌持续提升,全年实施景区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0项,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
致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和谐进步。惠民成果不断扩大,全年财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24.3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4%。发放城乡低保.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人、下岗失业再就业人。新开工建设保障房套,基本建成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7%、99.62%。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所寄宿制和薄弱学校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完成送戏下乡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老子传说”入选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核验收;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医院中医楼主体工程封顶,急救指挥中心及卫生监督所项目建成;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力推进“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黄金矿山安全生产攻坚克难工作,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市安全形势保持平稳。(许芳芳)
来源:金城灵宝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大讨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