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子的传说有很多,最拉风、最扑朔迷离、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老子西出函谷关——传说年前七月下旬的某一天,正是初秋天高云淡的时节,驻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登上城楼,向东眺望,忽见祥云缭绕,紫气浩荡八千里。所谓“日出东方,紫气东来”,当是圣人要光降的瑞兆。果不其然,紫气才散去,就见城楼下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一位身着素袍,须发皆白却满面红光的老者骑着一头大青牛徐徐行来,这位老者便是名动天下的老子。作为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的博学是出了名的,连孔子都对他执弟子礼,向他请教,由此可知老子当时的学术地位!老子虽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但既当了官,又哪里会没有政治追求,但当时周王朝已经越来越衰败,眼看着天下即将大乱,老子“知不可为而不为”便顺势弃官归隐了。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就是老子踏上归隐之途的第一站。老子是尹喜一直景仰的人,老子的到来令尹喜又惊又喜,可尹喜也知道,老子这一出关就如鹤之入云,鱼之归海永无归期了,若就此放老子离去,不啻是天下的损失!尹喜想留住老子,可作为一介关令的他哪里能做得到呢!既然做不到,就留得一日算一日吧,便是留不住人,留下老子旷世的思想学问也是好的。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字左右的著作,这就是著名的《道德经》。老子最终骑着他的大青牛走了,世间再没有那个白发飘飘骑着大青牛老者的身影,江湖上却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去了哪里呢?后世之人追寻着这位智者的踪迹,大致绘制出老子出关后的路线图: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而去……原来,老子出关后最终的落脚地是甘肃!紫气东来,我们金城关也曾被东来的祥云紫气照拂过。而甘肃临洮,竟是老子画上人生终止符的地方。但这些毕竟只是传说。关于老子,传扬至今的还是西出函谷关,人们感念的还是那个小小的守关令尹喜,因为他,才让记录老子道德思想的皇皇巨著《道德经》留存于世,传扬至今。文/广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baozx.com/lbzp/3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