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灵宝旅游
灵宝房产
灵宝天气
灵宝新闻
灵宝特产
灵宝招聘

生活灵宝民俗系列之12夸父神话

 传说远古时代,灵宝曾被唤作“桃林”。那时候有个巨人名叫夸父,他要追上太阳。从日出开始,他翻山越岭,跨河涉泽,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为了追上太阳,他手持一根桃木棍儿,跑呀跑呀,眼看就要追到大阳了,却被炙热的阳光烤得汗流不止、干渴难耐。他喝干了黄河水,又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解渴,最后渴死在秦岭脚下,他的桃木拐杖也变成了蜿蜒几十公里的大桃林。每当春天,桃花盛开,蝶飞蜂舞,景色宜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桃林”。”这是灵宝市民间流传的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

 “灵宝夸父神话”已被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但是夸父在哪儿,他到底是谁,却鲜为人知,只有研究历史或考古的人知道夸父追日故事的真相。

原来,夸父是峨眉山上一个夸父族的首领,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在那蒙昧时代,为了弄清太阳在一年四季对农作物的影响,能够让人们合理利用阳光以及熟悉大自然的规律,他便拿一根桃木棍儿从东至西测量日影定四季,再从黄河和渭河的涨水痕迹上标出最高洪水的水位,这样可以对农作物提供耕种参考。至于为什么拿桃木棍儿,那可能是古代人迷信,为了避邪吧。

说起来,夸父应是我国农业科学家的鼻祖。他从东至西来到灵宝西部,后来寿终于此。据考古学家说,这儿曾是一个最古老的大都市。古灵宝叫桃林县也与夸父有关。

在当时的条件下,夸父测日对农业生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人们奉为尊者,他的故事也被人们神化了。另外,在那个只有符号的时代,老百姓看到一个汉子整天拿着桃木棍儿追着太阳测日影,以为他是在追日呢。

(夸父茔)

距离三门峡市公里的灵宝市阳平镇南,在绵延而至的小秦岭脚下,有一个占地两亩多的土冢,名夸父莹。据说,这是夸父死后被埋葬的地方,坟莹虽然经历几千年的风雨剥蚀,仍能看到它雄伟壮观的景象。春天,坟莹周围黄色的迎春花簇拥着一座似丘似坟的土圪塔;夏天,绿树掩映,将这座坟莹衬托得神秘无比。只有当地人知道,这里是夸父的坟墓,外面的人很少到这儿来。

 夸父追日的故事名扬天下,它的坟莹却悄悄地藏匿在一个不知名的山脚下这多少让人有些不能理解。不过,换个角度思考,想想历史上有多少英雄生前是英豪、死后无踪迹的事儿,也就见怪不怪了。夸父是人不是神,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走完了自己探索大自然之路后,就长眠在黄河边、小秦岭脚下。这个彪形大汉虽然死去几千年了,但他的故事却一直在民间流传。

 据《山海经》和旧《阌乡县志》记载,夸父追日,到此处口渴而死,弃杖为桃林。这里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桃林塞。灵宝在唐之前为桃林县,直到公元年,唐玄宗在函谷关掘得灵符才改桃林县为灵宝县。古代阌乡县有“十里桃花”、灵宝县有“桃林牧竖”的名胜古迹。现在这里有夸父山、夸父峪、夸父营等地名和村名,有夸父陵冢。东为史书记载的轩辕台和蚩尤山。西为夸父追日时的太阳沟。

位于灵宝市西南阳平镇境内,属于小秦岭山脉。《山海经》记载,“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柟,多竹箭,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旧县志载:“夸父善走,玉坠日经而逐之,道渴而死”夸父山下,有夸父茔墓和夸父营村。《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故名曰“夸父山”。

峪内古木参天,树种繁多,有许多是国家保护树种。这里珍禽异兽,自由出没,有十多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种类。这里还有一个奇怪的自然现象,在一个长5米、宽1米处,白天的九点至下午五点可以看到星星。这里的山、水、石、木、花、草、禽、兽等,由于受佛教思想意识的影响及林中道路不畅,所以自然环境极佳,没有任何污染,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恰似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家碧玉。

1、《阌乡县志》

2、焦晓君的论文《典籍神话与民间神话互动的魅力——河南灵宝地区夸父民间文化意义》。文中曾指出,“灵宝夸父神话由一则古老的神话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历时长远,底蕴深厚。夸父文化现象是中原文化中仅有的一种文化,无论是在典籍还是在民间口头神话的传承中都可以确定夸父神话确实发生在这里,而且在全国仅有此处为夸父追日化邓林的地方。夸父神话在灵宝当地覆盖面广、影响深,同时也说明当地文化确实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它是以夸父神话传说为中心,以有关的景物为支撑,不断扩散,促成某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从神话了解古俗,用古俗遗风解释神话,由来已久。夸父神话同样也是一个解释系统,其中涉及一个古老民族生活的许多方面,不只是对自然的解释,也具有解释和证明当地民俗的神圣性的功能。比如“夸父八大社”的组成,吃桃馍的习俗等。夸父山一带的自然景观,如夸父茔、夸父河、夸父山、桃林塞、禺园、太阳沟等二十几个地名、水名和山名都极易令人发生各种奇妙的想象。当然也有史上留下的《夸父峪碑记》来加以佐证。

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原神话研究》(作者张振犁)中提到的”夸父神话探原“,有关于夸父神话的原型、阶级社会前夕夸父神话的变异、夸父之死和《灵宝夸父峪碑记》及关于夸父族习俗的辨析等章节。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baozx.com/lbtq/24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