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影响和流传,可以说,道教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家思想对道教的影响是久远的,而在这久远的历史时期,道家的各种教派,也是不胜枚举的,如太平道、五斗米道、北天师道、南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楼观派、神霄派、全真道、武当道、丹鼎派、神符派等,大概多达几十种;而其中,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的,则可能是上清派、灵宝派、神符派、丹鼎派。因此,与道教同宗的上清派、灵宝派、神符派、丹鼎派这四个“道家”派别,又有何不同?我们先来看看“清明节”。上清派起源于东晋时期,由南天师道衍变、分化而来,其实际创立者,即“山中王”陶弘景。因为陶弘景归隐茅山,而且「上清」主要活动于茅山一带,所以,「上清」又称「茅山宗」。上清派的实际创立者,虽然是陶弘景,但还是以魏华存为开山祖师。在晋朝时期,魏华存是一位著名的女道士,被尊为“紫虚元君”、“魏夫人”,民间又称“二仙姑”。再加上“上清”二字,很容易让人想起“道教三清”之一的“上清灵宝天尊”,而“上清”实际上与“上清灵宝天尊”无关;再加上“上清”所供奉的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而这两位尊神,一个是“玉清”,一个是“太清”,恰恰都不是“上清”。第二,我们要看看灵宝派。《灵宝派》大约也产生于东晋时期,但稍早于《上清派》。「灵宝派」,亦称「葛家道」,因其创立者,即大名鼎鼎的「四天师」之一的葛玄。此外,同“茅山宗”一样,“上清派”也是以阁皂山(即“葛岭”,位于江西省境内,武夷山支脉)为主要活动地区,因此,又称“阁皂宗”。以上提到“道教三清”,其中“三清”指的是“灵宝天尊”,而“灵宝天尊”指的是“灵宝天宝”,我们已经知道这个“上清”不是“上清”,实际上,这个“灵宝天尊”指的是“灵宝天宝”,也和“灵宝天宝”没有关系。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神雕侠侣》。《符水教》,或称《符水教》,其实,它并非某个道教宗派的名字,而是道教中,以符咒为主方,用来驱鬼的各种道派的通称,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清明上河图》、《灵宝派》等,都属于《符水教》的范畴。终于,我们看到了《丹鼎派》。相对于“符合派”,“符合派”讲究“符箓”,而“丹鼎派”讲究“丹鼎”。「丹鼎」,即炼丹时所用的器物—鼎,可引申为「仙丹」、「金丹」之意,因此,「丹鼎派」是道教中以炼丹求仙为主的各道派别的通称,也正因此,「丹鼎派」又被称为「金丹道教」。值得注意的是,道家的“丹药”,分为“外丹药”和“内丹药”。至于「外丹」,炼丹所需的器皿,自然是鼎;至于「内丹」,炼丹所需的器皿,(这个「丹」可以理解为「精气神」),当然是个形象的比喻。上面有“上清派”,有“灵宝派”,有“丹鼎派”,也有“道家四派”,这四派,你们都明白了吗?你对这一问题还有其他意见吗?那么,快来一起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baozx.com/lbtc/3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