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灵宝旅游
灵宝房产
灵宝天气
灵宝新闻
灵宝特产
灵宝招聘

工作动态诗画民宿筑梦山水田园乡村旅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news/a_6169081.html

点击图片看详情↓↓↓

诗画民宿筑梦山水田园

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三门峡市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纪实

  依山傍水,橙墙黛瓦。鹅卵小路,格桑花海。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忘却凡尘的人间秘境。

  依山傍水,橙墙黛瓦。鹅卵小路,格桑花海。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忘却凡尘的人间秘境。

  这,就是位于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的秘境·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都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介于城市和乡野之间的诗意民宿,柔美闲逸,甫一亮相,便吸引了国内外旅游“大咖”   7月19日,一场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扶贫办、卢氏县牵头承办的关于通过民宿让乡村美丽嬗变的会议——全省民宿建设助推脱贫攻坚观摩会暨三门峡市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省、市相关领导,全国各地旅游界知名专家和民宿行业的“大咖”精英余人齐聚于此,共话民宿发展新未来,共谋旅游扶贫新路径。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三门峡乡村旅游项目聂金锋摄

  这是我市乡村旅游事业的一次盛会,是上级部门对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所作努力的高度肯定,是今后更加规范、科学发展乡村民宿的有力见证。

1

大山深处建起诗画民宿

  秘境·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是我市引进的一个旅游扶贫项目,由国内民宿行业知名品牌、城乡旅居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宿联中国精心打造。

  过去,这里是一片废旧的乡村农舍,破败不堪。今年3月26日,经过认真规划,项目开工建设。短短4个月时间,这个建筑面积40余亩、总投资万元的度假综合体便横空出世、惊艳亮相。为了打造“中原最美”的隐庐,设计师和建筑师以“大写意”的手法,雕琢出真正的中原乡村之美。他们整体利用自然村现有的农居、集体资产等建筑,对建筑设施、村落环境进行合理改造和整修,全面升级建筑内部装修配饰和设备,配套物业管理、服务机构,以达到接待中高端人士休闲度假标准。修缮后的房屋与优美的自然山水浑然一体,不觉一丝突兀,打造出一片山水画般的诗意空间,植入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部件,“匠心”沉淀赋予旧宅以全新生命。

▲秘境·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远景

  秘境·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在这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山村,犹如一颗碧玉,镶嵌在秀美的豫西大峡谷景区旁边,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像它的名字一样诗情画意的度假综合体,是我市民宿发展的一个缩影,将成为河南省民宿产业化发展样板基地、自然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和党建与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三大基地。项目兼具民宿集群、文创、休闲度假村落和农耕体验功能。民宿集群拥有40套民宿、35座院落;接待中心、会议中心、餐饮中心可以同时容纳人会议和人就餐,康养中心、研学基地可同时容纳人。

  它的美所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带给游客充满创意的身心体验,更重要的是创造民宿产业带贫新模式,让当地百姓分享到旅游快速发展的红利,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数。

▲山水隐庐室外休闲区域

1

民宿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把他乡变成故乡,把酒店搬到山野,土洋结合,精致高级,这是民宿的真实写照。

  秘境·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只是三门峡特色民宿发展的一个缩影。

  乡村旅游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热点的乡村民宿,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千店一面”业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而乡村民宿则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风情、慢生活体验,尤其是物美价廉优势,日益受到市场热捧。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部门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作为,提出了“以仰韶文化发现周年纪念活动、白天鹅城市品牌提升工程为主线,以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为抓手,有效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明确了要在“三年内,建成30个民宿村,打造由多种业态构成的豫西山地民宿产业集群。到年,全市将创建优秀旅游乡镇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45个、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0个,培育若干个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旅游田园综合体,使特色民宿和乡村旅游真正成为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

  记者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规划建设民宿27家,总投资超过5亿元。其中,卢氏县的豫西大峡谷秘境·山水隐庐、绿藤居、星空房车营地、汤河温泉山墅、横涧乡碾盘人家、双龙湾镇东虎岭村风情民居、朱阳关镇穆庄木屋,渑池县的柳庄等8家民宿已建成运营。

▲干净整洁的民宿房间聂金锋摄

▲湖滨区会兴街道东坡村民宿

  另有11家民宿正在提升建设,即卢氏县汤河晓墅、潘河乡冠云村、朱阳关镇壮子沟村,灵宝市东村、寺河山苹果小镇,陕州曲村地坑院、甘山国家森林公园、高阳山养心谷,湖滨区东坡村,渑池县赵沟村,义马市河口村等。7月26日,继卢氏秘境·山水隐庐开业后,我市又一家特色民宿项目——湖滨区东坡驿栈正式揭牌运营。9月底前,其他10家民宿也将相继揭开神秘面纱,与游客见面。与此同时,还有7家民宿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年内即可开工建设。

  而这些村,无一例外全是贫困村。

  民宿发展如何使老百姓从中获益?

  主要通过“政府合作社专业企业”的运营模式,让村民的房产变资产、变收益,推动了产业扶贫。

  拿秘境·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为例。首先,民宿占用老百姓的房子,按人口每年给老百姓一定的回报,目前是每人每年0元。其次,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吸纳多人就业,月工资标准按照岗位区别,每人在元至元之间。另外,培训带动当地老百姓养鸡、养猪、种菜等养殖、种殖“绿色农产品”,宿联中国按市场价进行回收,一方面留作自用,另一方面销售给全国各地会员单位,形成产业化发展链条,做到精准扶贫。

  在7月19日的全省民宿建设助推脱贫攻坚观摩会暨三门峡市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启动仪式上,“豫西民宿学院”“豫西民宿产业研究院”“太悦文化旅游研究院豫西分院”揭牌成立;之前,由市文广旅局牵头出台了《三门峡市加快和规范“豫西民宿”品牌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意见》。据了解,这几个“高大上”机构的成立、相关政策的出台,目的就是要通过专业机构的培训,强化乡村旅游、民宿人才培养,为民宿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通过在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规范,在市场营销、资金方面的扶持,推动三门峡民宿品牌化规范化发展,培育“豫西民宿”特色品牌,探索“豫西民宿”发展路径,为全省特色民宿发展提供鲜活的三门峡实践。

  “我们之所以把第一站选在卢氏,一是被卢氏优质的自然禀赋所吸引,这里纯净的蓝天白云,在国内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二是因为卢氏是全国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无论是豫西的山地民宿、豫北的南太行民宿,还是豫南的红色文化民宿,都各具特色、前景广阔,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良好抓手。”宿联中国董事局主席凌新建如是说。宿联中国,作为中国民宿行业的知名品牌,立足贫困县、贫困村,落户三门峡,辐射河南省,已经在我市开始了大胆有效的实践。

▲卢氏汤河民宿

▲卢氏星空房车营地

1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民宿经济给广大农村带来了一抺美丽亮色,带来了一股清新活力,带来了一种深远影响。而民宿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为民宿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7月28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传来消息,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这个荣誉,全国家,河南省只有10家。

  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是三门峡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我市文旅部门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等,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牵引,以创建核心景区为抓手,以核心景区为引领,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全力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森林康养和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策划包装多条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使乡村旅游正朝着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精准扶贫开辟了新路子、创建了新业态。

  先后有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卢氏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和西虎岭村入选第一批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灵宝市寺河乡、卢氏县朱阳关镇入选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灵宝市寺河乡姚院村,卢氏县文峪乡庙沟河村、汤河乡低里坪村、横涧乡青山村、官道口镇新坪村6个入选第二批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全市培育三门峡市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为我市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振兴争取了资金,树立了标杆、塑造了形象、强化了品牌、激发了内生动力。

  目前为止,全市共有旅游景区27家,各类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多家,其中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已达36家;从事乡村旅游总人数多人,人均年增收多元。

  去年9月开业的卢氏汤河天浴温泉度假区,不仅成为我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解决了当地劳动力85人参与就业,还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从事餐饮、住宿和土特产品销售。

  陕州区地坑院一批手工匠人在地坑院里坚守“非遗”,复活古老印染的锤草印花、中原一绝的“陕州剪纸”等带有深厚文化气息的产品,让游人爱不释手。

  湖滨区东坡村以“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的形式,成立三门峡市天鹅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特色餐饮和反季节蜜桃种植采摘,带动贫困户户人享受入股分红政策。

  ……

  年以来,我市文化旅游部门每年一个主题,连续举办了乡村康养游、古村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在丰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年,三门峡乡村旅游以自然山水景区为依托,突出休闲度假乡村主题,推出了伏牛山养生度假游、秦岭凉爽避暑游、仰韶休闲体验游、城郊田园慢活游等四条乡村旅游线路,引领游客领略壮美的黄河、茂密的山林、深幽的峡谷、澄澈的清溪,走进流动的山水画卷,让更多百姓感受春雨入土的滋养,让游客喜看美丽乡村的变化。

  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17.7%;旅游总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8.2%。

  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万人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户人脱贫。

▲豫西百草园股东分红大会

  7月27日正值周末,记者到卢氏豫西大峡谷景区采访,看到景区内游人如织,运送游客的大巴车来往穿梭。三门峡市民盛先生带着全家在这里计划了两日游的行程,“紧张工作了一周,趁着两天假期,好好放松一下。卢氏旅游景点多,像豫西大峡谷的漂流,双龙湾景区的自然山水景色都很出名”。盛先生表示,晚上,他们首站下塌地就选在刚开业的“山水隐卢”民宿,体验一把高端民宿的感觉。“以前只能在南方大城市才能住民宿,这次在家门口,而且还是山水合一的山谷里,一定很美妙!三门峡这两年的旅游发展太快了,很多景区无论景观还是服务,都有很大提升……”

  盛先生的话,说出了三门峡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心声。

  三门峡乡村旅游已成为提升旅游经济造血功能的“催化剂”,精准扶贫的“金钥匙”,亦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村旅游根植乡村,与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深度融合,是促进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重要支点。”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毋慧芳表示,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景点的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推介,乡村旅游标识标牌地图的绘制,乡村旅游自驾游营地的规划等,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文化旅游部门将继续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度假园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拥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三门峡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baozx.com/lbtc/28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