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村乡
近年来,苏村乡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员+贫困户”的帮扶模式,鼓励党员“结亲”贫困户,与帮扶责任人一起,采取“1帮1”“1帮N”“N帮1”等多种方式,动员全乡名党员,联系帮扶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构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双重保险”。
充当生产帮手,扶持产业发展。发挥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等农村党员种养殖优势,帮助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郭家岭村党员带头创办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郭家岭云端蔬菜特色产业链,采取农超对接,销售辣椒等特色蔬菜3万斤。依托党员大会、党员讲党课等形式,向贫困户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巧,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
充当就业帮手,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或就业信息,帮助贫困户就近或外出务工,增加务工收入,位于东里村的河南盈千树千亩矮砧苹果示范基地,为附近村余名贫困户提供挖坑栽树、施肥灌溉等灵活就业岗位个,帮助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
入户经常联系,解决生活难题。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帮助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李家洼村党员毛景华主动帮助村内贫困户梳通水管压好管道,郭家岭村党员王永学主动帮助贫困户谋划产业进行烟炕选址,通过一系列细微的帮扶措施,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定期思想联络,坚定脱贫决心。通过党员为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定期谈心交心,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乡机关68名党员结合脱贫攻坚入户调查等工作深入贫困户家中谈心沟通、宣传政策,努力解决贫困户思想上的“疙瘩”,引导贫困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脱贫决心,树立致富信心。
通过党员联系贫困户,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锻炼才干、锤炼党性,使广大农村党员在为群众办实事中找到了党员的存在感、荣誉感,真正实现了一名党员的价值。
函谷关镇
拔草、擦窗户、清扫陈年垃圾......5月8日,在灵宝市函谷关镇北坡头村侯卫华家中,该村党员干部正在帮他打扫院内院外卫生。
侯卫华今年49岁,胳膊残疾,一直单身的他庭院总是略显杂乱,帮扶党员们一边干活一边叮嘱他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自己不仅在物质上脱贫,更在精神上实现脱贫。“看着干净的院子,心都跟着敞亮了。”侯卫华望着自家焕然一新的院子感触地说。
为持续深化党员帮扶贫困户工作,结合当前美丽庭院创建。5月8日,函谷关镇17个村党员干部纷纷结对开展帮扶工作,他们有的入户宣讲党的政策、医院看望住院贫困户、有的为贫困户打扫整治庭院卫生,党员们用实际行动拉开了全镇帮扶联系贫困户工作的“序幕”,架起了党员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抓党建促脱贫,就要在扶贫攻坚战场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函谷关镇党员帮扶联系贫困户不仅达到全覆盖更进行了精准分类。根据党员干部自身情况分别制定可行的帮扶联系计划,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再筑一座“红堡垒”。
供稿
苏村乡函谷关镇编辑
办公室
建议及供稿lbzzbyjs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