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灵宝旅游
灵宝房产
灵宝天气
灵宝新闻
灵宝特产
灵宝招聘

敢为人先先行先试这个领路人让灵宝这个

从灵宝市鑫联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到焦村镇西常册村党支部书记,从河南星火科技带头人到“三变”改革开拓者,从平凡岗位涌现出的先进工作者到引领精神风尚的道德模范,一次次角色的转换都未曾停滞前进的步伐,却更加坚定了西常册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强改变村容村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领村民共同奔小康的朴实初心和使命担当。

扛起一面旗帜增添“一抹红”

三间石棉瓦房,屋内一张桌子、一条东拼西凑而成的沙发……这些成为年10月张志强上任村主任时的不二“礼物”。“这样的阵地、这样的支部,不说群众,就是村干部谁愿意来?”面对这一极其简陋的环境和现状,张志强陷入了沉思。

责任在肩,使命在呼唤。他一边研究政策,一边摸索路子,与结对帮扶的市直单位交流思想,对照“空心村”整治标准,掀起了村“两委”干部带头筹资、发动在外工作人员捐资、向上级组织部门争取资金的大干热潮,在原学校旧址上新建成高标准办公楼,配备了办公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两委”办公环境。在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资金瓶颈制约下,他率先捐款,带动村“两委”干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文化大院、高效农田水利项目、高位水池和田间管道铺设、村容村貌等工作建设,完成了“面子”工程。

粉饰美化后的废弃轮胎装扮着巷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跃然于墙上、环境优美的文化大院成为群众闲暇时的好去处,道路宽了、环境美了、“空心村”的成功整治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称赞,拉近了干群关系,也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更让村干部们有了奋斗的方向。

年1月,灵宝市“打违治乱”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全市上下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开展“翻箱倒柜”式打扫,围绕解决好农村建设用地闲置问题加强“空心村”治理等工作有序铺开。然而,西常册村已于年4月在刚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强的带领下,经过干群齐心奋斗,成为了全市争相学习的榜样,在高高飘扬的党旗指引下,正奋进在户厕改造、廊道绿化、垃圾长效机制建立、乡村振兴等课题的探索中。

深耕一片热土播种“七彩梦”

米的花田久地网红花廊成为游客的打卡胜地,块土地被庄主种满了鲜果蔬菜,农耕文化园里陈列着年代已久的劳作工具、精心安装的二十四节气阅读栏,设施齐全的休闲功能体验场地,焕发着这片土地的活力,拉近了乡村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早在20多年前,求学归来的张志强便已成为远近皆知的“创业之星”,他依托西常册村大面积种植的苹果树,瞄准了食用菌产业,通过大规模种植,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并于年实现了食用菌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的愿景,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力量。

得益于创业积累的实践经验,张志强深知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要想壮大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鼓腰包、快致富,就必须明确方向、选对路子。随着香菇市场缩水等因素影响,香菇产业出现下滑。自年8月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面对书籍中给出的“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参考答案等字样,张志强带领村干部、群众代表外出考察,确定转型发展方向,让支持村发展的群众更加坚定信心、对村发展持怀疑态度的群众重塑信念。

心中有蓝图,脚下有力量。年10月,投资万元的西常册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张志强带领干群打破“三变改革”无模式、无经验、无资源、无借鉴“四无”困境,以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主动担当的使命责任,积极行动,在焦村镇镇率先完成改革任务,注册成立西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村+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土地股、人口股、资金股、人才股“四种形式”,结合村情实际和地理交通优势,迈出了向乡村游发展的步伐。

一棵树记载一段历史,如今20亩常乐枫香产业园、16个林下香菇大棚、余亩观光采摘园等相继建成或规划实施,灵宝市首家集休闲娱乐、时尚运动、生态观光、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正在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实现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携手一方百姓叩响“小康门”

“当初入股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时候虽然有顾虑,但既然是投资也肯定会存在风险,也没多想,没想到在今年年初的‘三变’改革第一次股东分红大会上我居然分到了1万元。”焦村镇西常册村村民王怀森高兴地说。年1月,余万元现金成为该村股东分红大会上的焦点,全村余口人全部参与股份认筹,并获得分红,村集体收入从年的多元到底突破万元,西常册村成为远近皆知的“有钱村”。

“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要干的事也多了,群众最关心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面对一份份沉甸甸的的荣誉、群众的期骥、村班子成员的信任,张志强深感责任在肩,他不停地更新头脑,向党组织寻经验、树信心,立足实际,善谋敢干,“考虑到现在老龄化严重、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等问题,村里成立了老年关爱中心,目前已经有20多位75岁以上老人来到了这里,主要是日间照料。”他介绍道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使用情况。“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们在这里,多年以来不说话的现在关系也变得亲近了,下一代之间往来了密切了,解决了许多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张志强谈到这潜移默化的变化时露出了笑容。

“早知道今天早上有研学接待任务,我早早忙完地里活儿,8点就赶到这里来了。”村民王大娘收拾完陈列室里的农具,又急忙到正在进行装修的田园宿舍帮忙归整物品。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同时也解决了兜底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使智残贫困户在生活、精神上“双脱贫”。“乡村振兴是产业的振兴,也是人才的振兴,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村里也在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村民们现在积极性也非常高。”村妇女主任王晓楠说。

依山旁水,风景旖旎,一直以来都是民众旅游的绝佳胜地。“这里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却成了我的牵绊。”在农耕体验文化园里打理菜园的杜女士忙碌着。“我不后悔辞去外边待遇丰厚的工作回到村里,忙忙碌碌不为别的,只为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念想。”48岁的西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少江话语间流露着对家乡浓厚的热爱。

“心灵在高处,方能俯瞰天地;视野在远方,才能放眼世界。眼前的得失,当下的荣辱,并不能在岁月旅程中定格成永恒。所以,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颓废。携一颗初心,慢煮岁月,历经风雨之后,方见最美彩虹。”这是西常册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强奋斗过程中的感悟,也是他始终坚定的方向。

记者:郭娟

编辑:代义明

声明:中国金城传媒综合文章欢迎转载,如转载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baozx.com/lbly/25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