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灵宝旅游
灵宝房产
灵宝天气
灵宝新闻
灵宝特产
灵宝招聘

灵宝原创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

原创作品发布平台

作者简介

张华,男,六零后,阌乡人。自由撰稿人。现为三门峡市作协会员,灵宝市作协理事。曾做多年中学老师。历经五十年风和雨,八千里云和月。然痴心不改,爱好文学创作。原创了大量诗词、散文、短篇与中篇小说。一部二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正在改稿中。作品散见于各媒体平台、杂志。并获得金奖、银奖。电话与

《承诺》已发表的篇章链接: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上)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1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2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篇)3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篇)4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中篇)5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中篇)6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中篇)7‖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1‖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2/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3/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4/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5/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6/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7/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8/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9/张华

承诺(下部)10

天擦黑,孙少锋骑着自行车,归心似箭地“飞”到了他的院子里。平台下微弱的十五瓦灯泡,也能把院子映照得暖洋洋的。冬日的寒冷似乎被家的温馨隔在了墙外,妻子养的一群鸡已经进了窝,女儿璇子站在厨房门口蹦蹦跳跳地玩耍着,手里还抱着妈妈给她用手工缝的一个枕头型布娃娃。烟囱里已经冒出了缕缕炊烟,厨房里热腾腾的蒸汽,从门口向平台下,变换着虚无缥缈的身姿。看到从天而降的爸爸,女儿璇子惊喜地用她奶声奶气的嗓子大声的叫着:“爸爸,爸爸!”边喊边跑下了平台。正在厨房里揭着箅子的郑爽,听到女儿的叫声,探出头,擦了一把被热气“哈”雾了的眼镜,看到丈夫亲热地把女儿紧紧地抱在了怀里,并用脸在璇子粉嫩的小脸上蹭着,璇子“咯咯”地笑着,躲闪着:“爸爸,扎,扎……”幸福如花儿一样,在郑爽的心头绽放。她的男人她的天终于回来了。

郑爽迈着细碎而轻盈的步子,走到支好的自行车旁,一边往下解着袋子,一边与男人打着招呼,幸福与快乐,写满了她潮红而俊秀的脸庞。男人更瘦了,也更结实了。孙少锋看到了妻子眼镜后面那满含柔情的眸子闪烁着幸福而喜悦的光芒。孙少锋抱着女儿,随妻走上了台阶。郑爽从门口的炉子上拎下铝壶,往放在墙角的洗脸盆架子上的水盆里倒了点开水,扭过身,从瓮里舀了一瓢凉水,用她纤细的手指试了试水温,双手接过女儿:“下来吧,宝贝儿,让爸爸洗洗手吃饭呢!”女儿不太情愿地扭动着身子:“我要爸爸抱,要爸爸讲故事……”孙少锋用手在女儿的小脸上,爱抚地摩挲了一下:“好,爸爸洗完脸就抱着宝贝儿讲故事啊!”匆匆洗着脸的孙少锋接过妻递到手里的香皂,在手心,手背,脸上搓了一阵,拧干毛巾,擦起了脸。郑爽疼爱地用手捋着丈夫那被风吹的凌乱的头发,心疼地说道:“又瘦了呢,胡子都长了呀!”孙少锋咧嘴一笑:“男人呀,没事的。你饭都做好啦?”妻子郑爽把毛巾搭在脸盆架上:“好了,我不知道你今天回来呀!只焞了一小碗酸菜,给你娃炖了一个鸡蛋。你等一小会儿,我给你炒两个鸡蛋呀。”孙少峰忙拦住妻子:“算了,就吃酸菜吧。”妻子从案板上搭起的一个两层木板的小盆里,取出两个鸡蛋,头也不回地说:“那可不行,我的鸡蛋就是让我的男人与娃吃的。看你都瘦成了啥样子啦呀?”一股暖流在孙少锋心头回荡了起来。

他看着妻子,在炉子上座上炒锅,添上油,在一个碗沿上麻利地磕着鸡蛋,又伸手把案上切好的葱花放进碗里,再放上一点盐,随着筷子飞快地搅动,金黄的蛋花在碗里如梦如幻地舞动着她优雅的身姿。看着妻子忙碌的样子,孙少锋心疼地说道:“不准这样了!你也要吃鸡蛋,再这样我就不吃了。”妻子“嗤啦”一声,把鸡蛋倒在锅里,一瞬间平台下,院子里,飘散着一股醉人的葱花蛋香味。郑爽彤红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温馨与幸福,她亲热地用小手在男人脸上揉了一把:“好,我陪你吃,好吧?傻瓜呀,我身子恁好,吃它干啥呀?”孙少峰抱着娃郑重其事地说道:“你就是家,你就是娃与我的港湾。家不是大房子,懂吧?有你,我与娃娃才有了家呢!”妻子炒好了鸡蛋,随手放下那张圆形的饭桌,抬起头,嫣然一笑,柔情地对自己的男人说:“看你说的多好听,我心都被你说得热烘烘的啦!”女儿璇子,坐在妈妈的腿上,吃着母亲一口一口喂着的炖的嫩嫩的鸡蛋羹。郑爽一筷子接一筷子地把炒鸡蛋往男人碗里夹着。久违的温馨的家里,飘荡出一声声欢声笑语。郑爽知道,有了她心仪的男人在家,家才会充实,踏实,并让她快乐。这就是她憧憬了多少年的快乐新家。月亮挂在了东边的树梢上,浩瀚的天空里,星星眨巴着她明亮的眼睛,支棱起她的耳朵,偷听着新房子里的热炕上,一对青年男女的呢喃私语。柔和的台灯光照下,女儿璇子已经睡熟,躺在炕上最热的“狗窝”处,(农村里的大炕有两个最热的地方,锅头通炕的的地方叫“火眼儿”,这是一个最热的地方,还有炕里的烟气通往烟囱的地方,扒了一个坑,如狗窝状,为的是让回烟,此处的坑面上叫做狗窝,这是其二。)妻子郑爽心疼男人,让孙少锋睡在“火眼儿”上,她依偎在自己的男人怀里,说着她思念的话,说着他不在家时,家里,村里发生的趣闻轶事。从妻子的话中,孙少锋知道了十天前,大妹子彩琴带着她的未婚夫,回到了河南娘家。除孙少锋外,家里的人都见到了这个大妹夫。他也知道婚期已定在农历冬月二十二,这是男方择取的黄道吉日。妹夫过来,不仅带来了说好的彩礼与男方请人工笔正楷书写的大红“礼单”。接到了“礼单”,双方就要如约履行男女的婚事了。弟弟孙小锋的新房也收拾利索了,不耽误过事情用。老母亲让大妹彩琴三天两头看他的二儿子孙少锋回来了没有,急等着商量女儿的婚事呢!

妻子还告诉了丈夫孙少锋,队里十几个人都找过他了。镇上催农业税与特产税的人来了,大家都想听听孙少锋的意见呢!提起此事,孙少锋就义愤填膺了起来。他相信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好的,只是一些歪嘴和尚念错了经而已。农业税,自古以来,种田纳税是无可非议的事,让缴就缴呗!让人匪夷所思地是苹果还没有挂果,倒提前开征了什么特产税?这不一下子惹怒了老百姓吗?古代帝王将相都知道,休养生息,而不能杀鸡取卵的道理。不知现在的个别领导怎么了?就是苹果挂了果,也有多有少,要根据产量缴特产税,而不是一刀切。何况90%的农民还没有看到苹果毛哩!孙少锋真不敢相信,政府号召的广种苹果致富的路,能不能让老百姓真正脱贫致富。据他所知,本县已经种植了百十万亩苹果,何况,邻省邻县的人都在广种苹果,一个筷子粗的苹果树苗已经卖到了一块钱,这么多的苹果将来能否销售的出去?他真的不敢往下想了。孙少锋是不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妻子又胆颤心惊地给他说到“计划生育小分队”又来了。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三胎坚决取缔。就是当官的也不敢违背国家的政策了,而且还实现了一票否决制。计划生育已经成了基本国策,没人能扛得过去了。现在在农村里,最怕人的就是计划生育小分队了,你若敢不上环不结扎,是会扒你的房溜你的瓦牵你的牛,搬你的粮食家具,更有甚的是有多少怀孕了六七个月的妇女,被强行带走人流。那种场面,就是铮铮铁骨的男人也会掩面流泪的。人性已被歪曲,为了那份体面的工作,为了那一顶官帽,多少人昧着良心在做着伤天害理的事。孙少锋懂得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是不行的,他也支持。但工作方式方法能不能有点人性化?能不能在宣传教育,做思想工作上多下功夫?这不过分吧?!为了完成任务,一具具因流产死在血淋淋的计生办的冰冷的手术台上的女人还少吗?有人性的人都保持沉默了,没有人性的人可想而知在干着什么?孙少锋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夜深了,望着熟睡在自己怀里的妻子,面带着甜蜜的微笑,孙少锋理了理妻子遮在红扑扑面颊上的长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听到老母亲回来的消息,吃过早饭的孙少锋与离他最近的三姐一起,牵着小外甥“蛋蛋”的手,沿着那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小巷,向老院子里走去。近一个月没来老院子了。弟弟的新房鹤立鸡群般矗立在一片土房子中间,显得宏伟又气派。新房子里也被聪明的小弟收拾得井井有条了,格局与孙少锋的一样,只是比孙少锋的房子大了不少。中间的一间屋子,成了通道与堂屋,因为这一排是倒宅院子。东边一间半是母亲与妹妹们的大客房兼卧室,那半间做了厨房并且隔开后把门开在了外面的平台下。挨着厨房,就是又带了半间房子的楼梯与洗澡间。弟弟孙小锋的新房在最西间,已经摆好了床铺。照明用电是早已接好了的。母亲坐在东屋的热炕上,与大妹彩琴拉着话。小锋还是那么忙碌,低头弯腰在收拾着他的院子。孙少锋与三姐到新房子时,看到三姐与二哥的小锋,忙放下手里的铁锹迎了上来,亲热地抱着小外甥“蛋蛋”,坐在了母亲身边。大妹子彩琴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红彤彤的脸庞显得健康而又润泽,也许在山西将息得细致吧,以前病殃殃的气色早已不见了,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一阵谈笑之后,母亲对着孙少锋与三女儿正色地说起了彩琴的婚事。

母亲与大妹向孙少锋及他的三姐详细述说着男方的准备与打算。孙少锋一边听,一边盘算着大妹的婚事该怎么安排才能完美无缺。彩琴要嫁到黄河北岸的山西省,这不仅仅是需要车辆,最要紧的是要横渡黄河,一般人过河了,若天气不好或其它原因可以延缓。结婚是一辈子的头等大事,一定要如期举行,双方的亲友是如约而至呀!按照古镇原上的风俗,婚礼前一天,是要“抬箱子”(抬嫁妆),第二天,男方上门迎娶新娘。考虑到路途遥远,过河不便,男方想征求女方的意见,是否抬箱子与婚礼放在同一天。另外,为了节省车辆过渡轮的昂贵费用,准备由女方从河南找几个车辆,男方派车在对岸迎接。女方找的车辆费用由男方承担。新婚之日,男方只过来两辆直达车。最麻缠人的是天气,天气不好的话,你就是皇帝老儿也过不了河,这就是所谓的“渡口气死霸王”的道理,上下船也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另外,彩琴的嫁妆也全部在几个姐姐的帮衬下,准备齐全了,老母亲知道这个女儿出嫁的地方远,特意为女儿陪嫁了令很多家庭羡慕的自行车与缝纫机,千头万绪的事都要等着孙少锋来拍板定称呀!随着婚期的来临,孙少锋天天有自己的事情要办。他先付了定金,预订了六辆拖拉机,又带着香烟拜会了理事会的几个同行。接着靠好了厨师联系好了棚,桌子,板凳,就连烟酒、菜单都提前开好了。细心的孙少锋天天收看着家里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当听到妻子说三姐家与大哥家都花了八百多块钱,买了黑白电视机,几乎没看过电视的孙少锋每天晚上携妻带女,到三姐家收看着中长期天气预报。只有他知道天气是大妹彩琴结婚最重要的事。至今都没人知道孙少锋悄悄地制定了一套临时的突发方案。那就是,他自己到县城交了五十元定金,订了一辆大巴车,如果婚礼当天天气和渡口出现问题,不能如期过河的话,他会用一辆大巴车,把大妹及亲戚们从风陵渡大桥直接送到山西。只要有他孙少锋在,天塌了,他都会顶起来的!老天保佑,大妹出阁之日,风和日丽,暖阳高照。事情的头一天,主要亲戚与相忙的就各自忙活了起来。孙少锋知道妹夫的家乡——古魏大地,是有着年的传统历史的,那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一个有着厚重文化与礼仪的地方。因此,他请来了他的恩师,一位德高望重的,能博古论今,诗书满腹的老学究——侯先生,来担任司仪。老者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他知书达理懂阴阳八卦,可以说与孙少锋是忘年之交。侯先生在老院新房子的大门上,张贴了一幅龙飞凤舞的大红喜联,上联:女儿出阁红颜少柳风吹度十里亭

下联:孝悌忠义莫轻忘老少惹人多怜爱,

横批:于归之喜。

在大妹彩琴的闺房门口,书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梅香和衬妆

下联,喜气满闺门

横批:春华秋实。

院子里迎客的大彩棚上,也书写了一幅刚劲有力的迎客联

上联:惟有薄妆遗爱女

下联:亏无美酒待高朋,

横批:高朋满座。孙少锋昨晚送走客人与厨师时,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妻子操心小女儿,因此回家走得早,他和衣躺在炕上迷糊了几个小时,天麻麻亮就赶到了老院里。干活很敬事的女蒸匠们早已搭锅料灶,院子里冒起了缕缕炊烟。老院子里的脚步声也慢慢地杂乱了起来,洒水扫院子的,趁人还没到,前后里外都打扫了一遍,跟沟子安置待客的也在大棚里拉起了桌子、凳子。邻家的几条小花狗早闻到了昨晚煮肉的香气,穿梭在人群中,窜来跳去,不时传来人踩住狗爪子的叫声。理事会的人,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在农村里,只要过事情,主人家把底子交给了大总管以及他手下的理事会,事情过得回全体面与否,就与主人无关了。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排场,丰俭都随主儿家的心愿走,但待人接物人来客去的礼节绝不能少。尤其是礼仪之乡来的人,更要体现到古镇原上的风范的,不能让人小瞧了当地源远流长的文明与礼仪。

天刚亮,大总管就催着女主管头儿并吆喝着孙少锋的几个姐姐们,看陪嫁的箱子里的东西都装好了没有。绑了红绸子的自行车,缝纫机已经搬到了门外的拖拉机上。侯先生早已写好了封条,四张封条上工笔正楷地写着“公元一九八七年农历冬月二十二日孙宅谨封”的字样。几个近亲忙着在箱子里检查着提前摆好陪嫁的东西。

箱子里第一层是几个姐姐帮着彩琴纳的几十双鞋。有棉的有单的,还有买的皮鞋,每一双鞋里,都会用象征喜庆与爱情的红绳子连在一起。而每双鞋里都塞着千针万线纳的描龙画凤图案的各式鞋垫。

第二层里,放着象征娘家富庶的给女儿陪嫁的一百尺白布,一百尺红白相间的格子布。

第三层是棉单子,洋单子,毛毯,太平洋单子还有时兴的一摞一摞的十二彩被面,被罩。

第四层是各式手工绣制的枕头,枕罩以及彩绣的“鸳鸯戏水”,“百鸟朝凤”的门帘。

第五层,是女方春夏秋冬的各式布料与衣服。

箱子的四个角撒上了寓意早生贵子的花生,核桃,枣,糖块儿,苹果,最要紧的是箱子的最上层,要摆放着为新郎准备的新帽子,新中山装,新秋衣,新棉衣,新鞋,新皮带。每个箱盖上面摆满了娘家为女儿制作的十几床被褥。厚的,薄的,棉的、夹的被褥用连在一起的家织的红线方格子手巾当做绳子一样巧妙地刹紧,而手巾的两端回到箱子里面并压实在,然后上锁封箱。

钥匙由娘家兄弟或侄子辈的最亲的人带上,等着到男方后,要给上你一笔丰厚的“钥匙钱”才能开箱。孙少锋早已在冬月初六送“礼单”时,把河南这边的礼仪与规矩,让二姐转达给了男方。大总管督催着要求九点钟所有送亲的亲戚,朋友,开车的,帮忙的全部吃好早饭。又派两个能干的人拿着香烟搬着铺上新床单的长凳子,在村边迎候着新郎。女方只要听到三声炮响,就知道新人进了村。门外送亲的六辆拖拉机上已经绑好了带着一朵大红花的红绸子。院子里的高棚里,也重新摆上了四碟时应干果。香烟,酒壶早已摆放停当。棚里的供桌上供奉着孙家列祖列宗的牌位,一边一支红蜡烛摇曳着欢喜的光亮,同时点亮的三炷香,烟气随风袅袅升起,弥漫着一股檀香的味道。三声炮响之时,村头传来了欢快的唢呐声。按照大总管事先安排好的,两个精明的小伙子接过男方抬来的“食箩”,待客的领着乐队以及男方“担纠”(男方派来全权处理大小事务的接头人)的,还有迎亲的两辆拖拉机,先回到大棚下。新郎、陪郎则档在了大队部门口坐在铺上新单子的长凳上,等待女方“三代人”来迎接。

此刻是侯老先生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只见司仪侯老先生在乐队唢呐的吹奏声中,带着孙家的“三代人”款步来到新郎面前,侯先生向乐队打了一个优雅的手势,欢快的唢呐声戛然而止,老先生振振有词地唱诵道:古魏乘龙到琼楼心心相印配佳偶今日喜得连理枝共同致富到白头舟车劳顿多跑路失礼少迎礼不周三代人把贵人接进棚品茶暖心头随即高唱:双方见礼。新郎在伴郎的照应下,与女方三代人相互作揖。只见司仪老先生一声“礼成,奏乐,启程”。在一曲“百鸟朝凤”的唢呐声中,新郎在亲人们的陪伴下,向女方家里缓步而行。新郎步入棚口前,双方再次相拜见礼,侯老先生唱诵道:山高路远天冷风大棚小地窄宽松为怀浊酒一杯聊表真心进棚上座相叙云云一声长长的“请”字,在女方舅舅,姑父,姨父的陪同下,新郎陪郎相随入席。此刻只见男方的司仪,端起酒壶,酒杯,来到了厨师行前,深深地一躬,唱诵道:忙忙碌碌为主人早早晚晚多操心今日恭敬一杯酒烦劳诸位把手伸一院子的亲友们此刻都宁静了下来,眼看着男方司仪端起酒杯,向大厨,蒸匠,二厨,配菜的,烧火的,洗碗的每人连干三杯酒,随即又面对院子里的总管,礼房,帮忙的人唱喏道:秦晋一家今日联千里姻缘一线牵感谢亲朋多辛苦一边倒酒表心虔女方的大总管代表满院的父老乡亲与男方司仪连干了三杯酒,只听女方司仪侯先生高声地承诺道:小家小口招待不周聊表心意莫要苛求虽无佳肴款待宾朋但有薄酒答谢亲友奏乐,开宴——新郎伴郎,早已看到女方放在面前的大红包“开口礼”。乐声响起,一曲“劝酒歌”,随着欢快的笑声,在喜庆的院子里久久地回荡着。

(下部完)

编者注:本文配图来自网络搜集,仅做情景点缀。

《承诺》已发表篇章的最全链接: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上)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1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2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篇)3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纪实小说《承诺》(中篇)4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中篇)5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中篇)6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中篇)7‖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1‖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2/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3/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4/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5/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6/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7/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8/张华

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灵宝农村题材小说《承诺》(下篇)9/张华

看完文章后,也请点开下方广告看看,感谢对灵宝原创平台的支持!

按下图







































早期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baozx.com/lbly/1834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