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3月29日电近两年来,三门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标对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紧紧围绕构建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精简办事流程
年2月,三门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探索实行“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交易服务、交易复核”四段式流程化服务模式,优化网上办理渠道,改变以往一个项目由一个科室或一人负责到底的常规做法,把全流程工作分解到四段服务内。工作人员按段配置,各段工作有机衔接、四段之间工作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方便了交易主体办理业务,提高了交易服务效率,又规避了岗位廉政风险,使招投标过程更加公平、廉政防控更加严密。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四段式流程化服务模式日臻完善,简化的程序、闭环式运行、流水线作业,使各交易主体享受一窗网办的便捷,让各类业务办理更加高效。
科技赋能智慧交易
年以来,三门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力推进一网四平台系统建设应用。其电子化交易平台操作系统包括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和政府集中采购平台四大平台。服务事项已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交易主体可在线注册项目、中心受理科在线受理、招标代理在线编制电子招标文件和公告、网上答疑、投标人制作电子投标文件、不见面开标、评标专家抽取、远程异地评标、结果公示、合同备案、标后数据下载、在线打印交易见证书、质疑投诉等。
全程网办服务,为交易主体节约往返报名时间及相关费用,切实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
共享资源阳光高效
三门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招投标系统按照“全市统一、终端覆盖区县”的系统构架进行设计,满足市级和5个区县的使用需求,真正实现全市规则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业务规范统一的“一体联动”。
在“标中”的远程异地评标环节,纵向的市县一体化和横向的跨区域协作齐头并进,围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标中”打破地域限制,共享信用信息、专家信息,解决人情难题,推动公共资源公平、公正、公开科学配置,优化了营商环境。
年,该中心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个,累计交易金额达到78.65亿元。
数据分析预警预报
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该中心上线了大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基础数据和交易主体市场行为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利用,发现违规违法线索,不断提升和拓展交易服务功能,预警围标串标等问题,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做进一步调查处理,有效打击招标中的投标人抱团、专家抱团等违法违规行为;依赖平台的互联互通,存储行业内的数字信息,经大数据分析后,为各交易主体提供智能数据咨询服务,促进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降费无费减负助企
该中心积极推进各项数字证书的应用,大幅降低企业在证书方面的费用。在CA证书的兼容互认方面,该中心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CA互认和降费工作,自年1月21日起,在河南省开展业务的北京CA、华测CA、深圳CA、信安CA四家数字证书,均可在该中心开展招投标活动,并可实现网上在线办理。该中心以电子中标通知书、电子交易见证书等数字证书替代纸质证书的方式,保证无接触无费用网络办理数字证书下载,切实让企业感受到招投标领域改革和科技创新的红利。
融资服务纾困解难
三门峡市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平台于年6月启动运行,致力于为企业解决资金和融贷难题。投标保函有效释放沉淀保证金,旨在解决标前企业资金压力;履约保函、政采贷和中标贷,在标后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其中政采贷、和中标贷简化流程、压降融资成本,针对需求精准“供水”中小微企业,为其提供多元化、一体化、综合化、电子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其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年,该平台共签发笔保函,有效释放保证金3.62亿元,成功为企业申请笔“中标贷”,共38.49亿元。
从严监管诚信考评
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模式,构建交易主体诚信考评体系。该中心定期对已经完成招标的项目进行复核,完成招投标活动的回头看;每季度都召开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观摩项目开、评标环节,广泛征求对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接受社会监督;制定代理机构和专家考评制度,通过实行动态计分考评金额年度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管理,有效遏制违规行为,净化交易环境。
多措了解营商诉求
该中心通过“换位体验”,切身沉浸式体验各交易主体在招投标环节碰到的问题和堵点,不断简化系统流程和填录内容,提升系统使用便捷度,转变工作作风;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与各交易主体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在招投标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开展送政策活动,每两周选取业务科室骨干人员到各采购机关、学校、企业开展培训、讲座,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开通服务热线、主任信箱、线上监督投诉模块,多渠道了解交易主体的营商诉求,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责编:易星审核:李新会监制:陈斌
扫码添加投稿
营商环境看河南
投稿请长按添加上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