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83期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内外.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函谷关将会是怎样的呢?让我带大家去看下: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就没有“紫气东来”、“老子过关”等众多的历史典故,就没有了老子的哲学巨作《道德经》。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秦国就没有函谷关天险,守护东部疆土,抵挡众列国的合纵攻秦,也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就没有成语典故“鸡鸣狗盗”
公元前年,秦昭襄王以齐国孟尝君为秦相,后有人进言‘孟尝君乃齐国人,必先齐而后秦,秦国危矣’,于是,秦昭襄王欲将孟尝君囚而杀之。孟尝君闻之,托人求救于秦昭襄王宠妃燕姬,燕姬要以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大衣来交换出关文书,可是,这件狐白裘入秦时已经献与秦昭襄王了。孟尝君手下三千门客中,有一位门客能为狗盗之术,半夜时分,入秦宫盗出狐白裘,遂换到出关文书。孟尝君得到出关文书,更封传,改名姓以出关。等到达函谷关时,又是半夜时分,以秦国关规:日落闭关,鸡鸣开关。情急之下,孟尝君手下另一位擅长口技的门客学了几声鸡叫,学得是惟妙惟肖,一时间关内外群鸡齐鸣,守关人听得鸡叫打开关门,就这样放他们出关了。等到秦昭襄王派人追至函谷关时,孟尝君已经逃离多时了。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即由此而来。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就没有了商鞅的“作法自毙”
公元前年(周显王三十一年)商鞅离秦出关逃命。因为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去,曾发对变法的太子驷上台为秦慧文公,开始迫害商鞅。先是收回相印,后又加以谋判罪名下令逮捕。商鞅闻讯,化妆成老百姓逃命。逃到函谷关,因为没有身份证明没有客栈收留他住宿。按商鞅所定法规,收留无证明者住宿为死罪。商鞅无奈,只好趁黑夜混出函谷关,他最终还是被秦惠文公逮住,收酷刑“五马分尸”。这就是“作法自毙”的典故。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就没有了“楚汉争关”,的历史故事,更没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就没有历史上著名的“玄宗改元”,更没有了我们“灵宝”这个地名由来。
“玄宗改元”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年)农历十一月初七,陈王珪府参军田同秀上奏唐玄宗,言老子托梦于他,说当年著经之地藏有灵符一枚,得此灵符者可永享江山。唐玄宗对此说法深信不疑,命人去寻找灵符,果然在此处掘地三尺,找到一个桃木简符,桃符上方刻一古体“桑”字。农历十二月十六,众臣为唐玄宗解符,他们说此字为一古体“桑”字,“桑”为农业象征,拆开而看,又由四个十字和一个八字组合而成,这是老子在启迪唐玄宗以农为本,发展农业,老子就可以护佑他稳坐江山四十八年。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认定灵符是天赐之宝,遂顺应天意,将“开元”年号改为了“天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宗改元”。又于次年老子诞辰之日,将灵符所得地桃林县更名为灵宝县。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就没有了关前抗日。年5月,日本侵略军8万余人大举西犯,我军据守函谷关衡岭一线,与日寇展开激战,毙伤敌联队长、团长在内的余名敌军,给日本侵略者沉痛的打击。
假如,中国没有函谷关。后果,真的很严重,中国的历史将被改写,将没有道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很难想象现在的历史剧《大秦帝国》、《汉武大帝》、《芈月传》将怎样展现历史!
预祝全国人民元旦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