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扶志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资
进口村因境内进口铺而得名。建国前属桂口进口保10甲。年至年属二区台桥。年至年属台桥区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年至年属沙坪区台桥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年港分出成立第七合作社。年至年隶属沙坪区台桥公社,更名为进口生产大队。年隶属台桥乡,更名进口村。年至属沙坪镇至今,年甘港村并入。进口村地处沙坪镇东部。东与通城县四庄乡大溪村、大源村,小井村相邻,南与本镇码头村相连,西以隽水河为界,北与本镇枫树相接。进口村地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分散,属丘陵山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等,经济作物有油茶、花生、田藕、茡荠等。山林主要有松,杉、柏和楠竹。进口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共户,人,耕地面积亩,村地面积亩。据清同治《崇阳县志》卷二记载:“铺,总铺设有县署前。有光禄铺、双路铺、鹿门铺、王子铺、屏山铺、东流铺、吴城铺、莎塘铺、石屋铺、清水铺、进口铺、星桥铺、白马铺。”包括总铺在内共十四铺。建国后新编《崇阳县志》载:“晚清、民国时期,县内主要驿道,五里设一亭,十里设一铺,布施茶水,经营饭菜、烟酒、小食、草鞋等,并方便过往行人住宿。”进口铺在今沙坪镇进口村,进口是从大沙坪通往通城沙堆、麦市、江西修水驿道的第一个路口。据老人回忆,进口铺就在进口畈,因铺面多而形成一条小街,两边有饭店、旅店、杂货经营店二十多家。从枫树潭码头至进口铺修有十多里的石板路。当时,货运靠水路船运,货源大多从汉口、蒲圻运至大沙坪和枫树潭码头。通城麦市、江西修水的商贾都是从大沙坪和枫树潭码头或进口铺进货,多时一天上百人,大沙坪几位生意人华兴龙、余炳太、百货生等见进口铺位于驿路进口,过往行人多而先后投资此地开店、设铺,交易主要有茶叶、谷米、桐油、茶油、线袜、煤油、蜡烛、染料和药品等。时过境迁,昔日的小街,昔日的铺面早已被沙土深深掩埋在地下。但从大路窝进口岭等地残的石板路上,仍可寻到商贾的足迹,石板路上被推车碾压成的一道道深痕足可印证昔日此地的繁华。如今,交通发达,国道,省道,镇村和组级公路纵横交错,杭瑞高速也从进口村通过,水运的木船和小路上的推车早已不见形踪,替代的是货车、小轿车,摩托车。大市场、大商场甚至小卖部交易的更不再是线、油、药品之类。需要什么还可以从网上购买,快递送到家中。戴家窝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沙坪镇进口村下畈屋后山,面积约平方米。年代自新石器时代延续到商、西周、东周,距今约五千年历史,是崇阳县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人类聚居遗址之一。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年4月至5月,湖北省考古所对其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磨制小石刀、石锛、石钺、石箭镞、石网坠等,有商代的鼎足、鬲足、高领罐、折沿盆等陶质器形标本,还有周代的豆、鬲等陶片标本。据考证,遗址最早年代为石家河文化早期,当时的人们以渔猎生活为主,有简单的农耕活动。该遗址对于研究鄂东南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及其与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大龙窝古墓,位于沙坪镇进口村五组,墓室呈长方形,在墓室西端设有甬道。墓室采用长方形灰砖错缝平砌,墓劵顶被破坏,墓室没有铺底砖,在墓室内两侧分别砌有高24厘米、宽20厘米的内墙,有少许墓砖为模印钱纹和带有符号的楔形砖。墓早年遭扰乱,清理出的随葬品有16件,瓷碗3个、瓷碟6个、铜镜1面、银簪1只、归依瓶2个、铁香炉1个、银梳1把(残)、铜钱若干枚。年,该墓群由咸宁市博物馆和崇阳县博物馆联合发掘。年5月,八路军三五九旅王震南下支队留在崇阳的部分队伍,在沙坪成立“崇通支队”,余人枪,队长刘亚球,指导员冯素贞,并在沙坪进口建立新四军崇阳抗日办事处,主任刘亚球,副主任沙坪人胡龙奎。支队在沙坪石城一带开展活动。三千观坐落于沙坪镇进口村二组观上屋山窝内,观宇前面是山冲小田块,左右、背后均为山。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至清朝乾隆时,香火鼎盛,暮鼓晨钟,香烟缭绕,信男善女,络绎不择,顶礼膜拜。观内由三大天尊主观——妙光天尊、灵宝天尊、道会天尊,另朔其他天尊数十座。主观道长卢嘉龙。解放后,“文化大革命”观宇拆毁,年由村民简望新、李中华等募捐重建,年12月建成,砖木结构,建筑面积85平方米。坐观结构分两重:前堂、大殿。前堂几案上摆放关公、野云公塑像,大殿设三大天尊塑像。坐观正面大门墙上书“三千观”几字,大门两边书一联:上联为“春光辉观院天地垂惠“,下联为”福字灿士堂释道降天“。出正门右则为一小亭子,铭记捐款建观名单。野云公,名黄野云,清代当地名医,精通道术。悬壶济世,妙手回春,救人无数。据传他道高通天,可运雷电,为当地除妖捉怪,恩泽世人,后人为他树碑立传,塑造金身,焚香膜拜。甘港口属进口村十组,年前属甘港村,村名就是以甘港口的简称命名的。甘港口名字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个白胡子神仙,从甘港口路过,到人家讨水喝,结果家家水缸见底,滴水全无。神仙感慨:“真是干缸!”神仙不解,问个中原故。人们告诉他:此地八个月没下雨,溪干、塘干、田地干、井干、水缸干。村民摇头叹息、抹眼泪。神仙有意试一试人心,皱眉掐指一算,大惊曰:“不好,是你们村中有人恣意屠戮生灵,得罪天地,浊血腥气玷污了水神地龙,还得干七七四十九天。”村民听了,惊恐万状,哭喊一片:老天这不是要灭族灭种么?大家向老人求教解厄之法。神仙说:〝只要把村中此人找出来,找一口枯井把人活埋了,祭了神灵,就井塘冒水,山溪见流,干旱解除。有一村民站出来说:“凭什么我们要相信白胡子老头的话呢?”“不管白胡子老人说的是真是假,为救大伙,我愿意以身填井。再说白胡子老人年纪这么大,一派风光霁月似有异禀,神情不像欺骗咱们。”一长者自告奋勇的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了。”有人说。“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听听。”“把那个白胡子老人找口枯井埋了。”“不行。不能让外人来替我们谢罪,天作孽犹自可,自作孽不可活”“要得,这法子高明,村里有高人啊。”大家又纷纷争嚷起来。神仙暗自高兴,携长者腾云驾雾而去。神仙取下头上的金簪,在山溪上空一划,山溪瀑涨,溪水清澈甘甜,从此甘港不再干了,为怀念神仙还是把这港后人称之甘港。扶贫路上
扶贫活动掠影县委常委郭正华(右一)在鱼池改造现场调研工作。易地搬迁扶贫
易地搬迁扶贫户9户,现已建成4户,另有5户正在开工建设。贫困户刘红霞的旧房
贫困户刘红霞的新居
贫困户龙从良的旧房
贫困户龙从良的新居
产业扶贫
油茶基地新建油茶基地亩。水果基地建水果基地20亩。水产养殖年投资80万,新建鱼池50亩。鱼池全景
生猪养殖扶持贫困户龙望山发展养猪百余头。工艺品产业手扎传统工艺在进口村已有上百年历史,近年来,年扎灯笼上万个,扎折扇上万把。基础设施建设
水库年共投资余万元,将沈家垅水库、甘港水库整修加固。甘港水库
沈家垅水库
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口新桥水渠改造年,改造水渠0余米,解决了0余亩农田的排灌问题。水渠改造施工
改造后的水渠
文明创建
全村10个村民小组,建有健身舞蹈队,参加活动多人。文明户黄新光担任村电工近20年,经常免费上农民家中维修线路和电器。来源:崇阳县委宣传部
崇阳县委、县政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