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灵宝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机制活、质量优、师生美、百姓赞”教育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实现了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立德树人谱写新的篇章
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续推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评估命名第三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示范校,我市被三门峡市教育局命名为立德树人先进市。命名首批6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20所中小学参加三门峡市文明校园和心理健康示范校评选,举行“经典照亮人生”诵读大赛,形成《道德经》文化、“四知”廉洁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德育特色,旅行研学活动成为学生校外实践新常态。我市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验收。函谷关中华道德根文化教育研讨会召开,灵宝、鹿邑、栾川成立中华道德根文化教育学校联盟。河南省“万象国学大讲堂”在我市举行。举行了第十四届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评。在三门峡市第八届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上,我市荣获县(市、区)青少年组团体第一名。戏剧进校园活动有声有色,我市舞蹈节目获省一等奖,戏曲、综艺节目获三门峡市一等奖。校园足球蓬勃开展,组织“振宇杯”邀请赛、首届试点校联赛、“校长杯”等系列赛事。依法治教、教育督导、特色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形成法制化、规范化、特色化办学格局。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积极探索深化课改,大力开展城乡教育共同体活动,启动首届教师综合素质大赛,坚持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取得明显成效。年高考,全市一本上线人,较上年增加99人;本科上线人,较上年增加人;三高考生张美玉、一高考生王薛涵获得三门峡市文、理科状元;一高考生王薛涵、黄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中招成绩位居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前列,我市获三门峡市基础教育质量奖万元。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质量大幅提高,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灵宝职专招生突破人,在校生达到人,荣获全省首届中职学校中华传统文化大赛一等奖,学前教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进入河南省品牌示范专业,五亩乡职业成人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机构。
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进一步完善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格实行阳光招生制度和网上报名办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应入尽入。大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落实幼儿园普惠政策,学前教育发展提速。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大力开展送教入户活动,残疾儿童享受应有教育保障有了新的突破。采取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方式,化解普通高中债务余万元。“全面改薄”项目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全市教育项目建设累计投入余万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及幼儿园38所,完成71所学校教学设备补充更新,新建校舍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平方米,改造活动场地平方米。市第四实验小学改建工程竣工秋季如期招生,市第六小学开工建设,市第一幼儿园主体工程完工,城乡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深入开展了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系统开展教师和校长队伍业务培训,做好特岗教师招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采取基层选拔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委会评审相结合,评选刘永乐、杜瑞丽、杨英娥、李智红、尚英乐、赵淑强、秦春全、袁建良、雷龙升、霍红亚为首届杰出贡献教师,安东辉等10人为首届杰出贡献教师提名人。9月6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庆祝第33个教师节大会暨首届杰出贡献教师颁奖典礼,对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在全市营造了尊师重教的的浓厚氛围。
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对照国家、省、三门峡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实际,对“十三五”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宏观谋划。9月8日,市政府印发了《灵宝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着力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教育保障能力,重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名校名师名班主任工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跻身全省教育强市行列。
教育信息化实现新提升
投资余万元,对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进行更新提升,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了新的突破。“智慧教育”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快推进。3月,省教育厅专家组调研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认为我市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成果经验走在全省前列。10月,三门峡市“互联网+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我市五亩乡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我市通过网络直播课程助力教学点开齐课程、开展教研,向“小而美”“小而优”发展的经验。举办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大赛、数字故事创作大赛,“人人通”、网络直播、网络阅卷、专递课堂、智慧课堂、创客教室、3D打印等信息化深度融合应用项目,形成规模化、常态化趋势。
教育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谋(高位谋划教育扶贫方略)、助(全面助推扶贫政策落实)、培(大力开展脱贫技能培训)、联(积极实施结对帮扶措施)、改(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全面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助(助力贫困村群众致富增收)、树(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加强资助政策宣传落实,全年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发放助学金.万元,资助学生人次;落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余人,发放资金.万元;为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44万元;筹集资金35.1万元,资助大学生97人。18所局直学校对口帮扶18所贫困村学校和薄弱小学,名城区骨干教师到乡镇薄弱学校开展学科精准支教。余名教职工参与“关爱留守儿童计划”。教体局机关和二级机构、局直学校干部在结对帮扶寺河、川口、阳店3个乡镇14个村户贫困户脱贫工作中,采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介绍外出务工、帮销农副产品、金融扶贫等方式,使群众收入有了持续增长。年教体局为寺河乡火山关村扶持资金16万元,其中用于X县道至潭头组道路建设10万元,村文化大院建设6万元。
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
教体局党委认真落实市委部署,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收看开幕式直播,邀请十九大代表牛文梅、市委宣讲团李卫东先后到教育系统做专题报告,采取上专题党课、手抄报告原文、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在教育系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以案促改”活动和廉政监督全覆盖,营造了风清气正良好环境。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夯实安全基础,巩固了“平安校园”建设成果。
灵宝教育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办好灵宝教育门户网站、